通知公告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作者:  来源:文章来源:由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日期:2017-03-28  浏览次数:

学科专业代码:081202

 

一、培养目标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硕士研究生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敬业精神。

2、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能够从事软件系统和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或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的高级专业人才。

3、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较深的学术修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

结合数据仓库、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及统计学等学科前沿,在研究遗传算法、演化算法、基因表达式等智能方法的理论基础上,重点开展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视频数据、音频数据、文本数据、生物信息数据、空间数据等方面的数据挖掘及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

2、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

在研究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生产过程、农业企业管理及农业信息服务等特点,既注重智能计算方向的理论研究,更侧重于农业信息智能采集、处理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智能软件理论与技术

在研究智能软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与村镇信息化的特点,重点开展智能软件开发理论与技术、多智能体软件理论与技术、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理论及应用技术和神经网络理论与技术等的应用研究。

三、学习年限

非在职学习研究生在校学习研究的最低年限为3年。在职学习研究生最低学习研究的年限为4年。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应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上旬提交延期学业的申请报告,报告批准方可延期毕业。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分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类,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获得32学分,一般不超过40学分。学位课包括第一外国语、政治理论课、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应修满22学分。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应修满1012学分。具体设置如下:

(一)学位课(22学分)

1、政治理论课(3学分)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学分

(2) 自然辩证法                                          2学分

2、第一外国语(5学分)

(1) 基础外语                                            4学分

(2) 专业外语                                            1学分

3、专业基础理论课(6学分)

(1)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3学分

(2) 小波分析                                            3学分

4.专业课(8学分)

(1) 组合数学                                            2学分

(2) 计算机技术专题讨论课                                2学分

(3) 导师根据研究方向指定一门课程                        2学分

(4) 矩阵论                                              2学分

(二)选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1012学分)

(1) 神经网络理论与应用                                   2学分

(2) 模糊数学及应用                                       2学分

(3) 图像分析                                             2学分

(4) 计算机图形学                                         2学分

(5)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2学分

(6) 算法设计与分析                                       2学分

(7) 面向对象理论                                         2学分

(8) 软件工程与方法                                       2学分

(9) 数据挖掘技术                                         2学分

(10) 模式识别                                            2学分

(11) 高级数据库理论                                      2学分

(12) 智能信息检索                                        2学分

(13) 多智能体系统                                        2学分

(14) 研究生素质教育                                      1学分

 

五、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士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应选择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鼓励研究生参加导师承担的科研究项目,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要求如下:

1、选题、开题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及开题论证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尽可能与导师承担的各类研究项目等相结合。开题报告要求硕士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课题研究计划等。专家对其开题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认可后确定论文题目,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2、论文阶段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要求语言流畅、逻辑严谨。

研究生在论文阶段,要求每34个月,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3、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23个月提交到学院学术委员会,由学院组织学位论文预审小组对学位论文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方可执行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程序。答辩通过后,提交到院学术委员会和校学位委员会审查表决,并由校学位委员会授予硕士学位。

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要求如下:

1)学科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积极发挥群体作用,保证选题的科学与合理性。

2)论文准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制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论文工作计划包括文献阅读、选题报告、科研调查、研究方法、试验手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工作的进度计划。

3)论文评阅和答辩委员的聘请应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广泛性,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硕士学位论文应有新的见解。

4)学位论文具体要求参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学术水平基本要求暂行规定》执行。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课程学习和科研论文并重;既要深入掌握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要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具有一定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在学习方式上,强调研究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

3、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负责和学科指导小组、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作用。

4、导师由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导师应指导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和论文计划,检查和落实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研调研、选题报告、教学实践、科学研究、论文撰写以及论文答辩各个环节的工作。

5、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进行两次检查,第一次是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第二次结合毕业鉴定进行,具体要求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6、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七、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学院、导师和任课教师应切实加强研究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硕士生应该认真学好政治理论课,并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公共活动和公益活动。导师要坚持教书育人,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修养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整理日期:2007-04-11 12:04:01  访问次数: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