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动态

以“四个导向”全力为学生备战期末考试“充电赋能”

作者:李培铨 柴田 侯猛  来源:  发布日期:2024-12-23  浏览次数:

在期末考试来临之际,信息学院立足于学生人数多、工科课业压力大、男女比例不协调等学生工作实际,坚持“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理念,以解决学生学业困难为出发点,以学业帮扶为主线,以思想帮扶为内涵,以端正学生思想意识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为目标,全面实施“四个导向”策略,为学生备战期末考试“充电赋能”。

以专业思想为导向,激发学习内驱动力。一是结合学业预警和思想面对面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在定期与学生深入谈话,特别是学期末重点关注掉队学生学习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为主、终身学习的观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二是深入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邀请学院各系部主任分别从“未来世界的构建者”“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解读未来的钥匙”为学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报告会,引导学生增强对计算机专业的认同感,明晰“短期+长期”学业目标。三是面向班主任、专业教师和学生骨干开展“学风大讨论”“备战期末总动员”等专题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调研学风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各班级学业成绩和学风状况,进一步完善期末备考方案,明确备考重点,切实提高备考效率,确保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以年级特点为导向,厘清学业指导策略。大一年级侧重于学习习惯养成,帮助学生适应学习节奏,提升知识获取能力,实现“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大二年级侧重于学习能力提升,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提升知识积累能力,实现“新生”向“老生”的转变;大三年级侧重于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帮助学生养成“笃学、勤学、实学、乐学”的求学探索精神,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实现“老生”向“优生”的转变;大四年级侧重于个人价值凝练,帮助学生总结成长与得失,丰富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公文写作表等职场技能,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实现“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

1.jpg

以学业需求为导向,精准诊断学业困境。一是通过以学分成绩为导向,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特点和学业困难程度,将学生划分为降级试读学生、挂科六门及以上学生、挂科三门及以上学生、挂科一门及以上学生、期中考试挂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有帮扶需求学生等类型。二是根据不同需求类型,精准识别学业“痛点”,为每一类群里组建专属帮扶团队,制定个性化帮扶成长方案,提供点对点定向帮扶服务,并加强跟踪落实,确保帮扶成效。三是学院为每位学生选聘专业教师担任学业生涯导师,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的个性化帮扶与指导,帮助学生优化学业规划、解决学习难题,提升学术能力与职业素养。四是针对C语言、高数、Java、数据结构等重难点课程,组织开展困难疑难问题专项答疑会、学习经验交流会、师生面对面座谈会等,帮助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策略,进一步提升学业水平。

以榜样引领为导向,优化学业帮扶机制。一是开展“优良学风倡导活动”,依托“CC”学风工作坊建立朋辈辅导机制,面向新生设立“晚自习一小时增学活动”学习小组,通过建立高年级同学和新生同学的结对帮扶,有效解决课程学习困难,促进思想交流与成长。二是以学生党员带头在班级成立帮扶小队,形成班级“一对一”同帮扶、“一带一”共进步的学习氛围,通过每日打卡、每日帮扶、每日分享,实现帮扶内容精细化,显著提升帮扶效率。三是充分发挥高年级对低年级的学业辅导作用,依托于团委学生会开展“学霸微课堂”,实行高年级帮扶志愿者晚自习值班制度,定期开设重点课程“小课堂”,及时解决低年级学生学业难题,传递优良学习传统,实现学业引领的传、帮、带。

今后,信息学院将持续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积极探索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业帮扶措施,从教师与教学、学生与学业和严管与厚爱三个层面整合资源持续发力,深入推进学风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编辑:王浩天
终审:刘桂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