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圆满结束
作者: 来源:文章来源:学生工作办 发布日期:2007-08-17 浏览次数:
学院2007届毕业生总人数为278人,毕业研究生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本科毕业生268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57人(其中男生人134人,女生23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11人(男生66人,女生45人)。
一、领导重视,教师关心,形成了全院教工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良好局面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并多次召开就业专题会议研究工作策略,要求全院教职工,特别是负责就业工作的同志要进一步明确目标、明确责任,细致、周到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学院领导、教师利用业务往来、会议等各种机会搜集就业信息,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教职工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并先后五次赴西安软件园联系,邀请陕西杰立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裕日软件公司、西安神州数码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单位来我院召开专场招聘会,招聘我院毕业生40余人,同时与中加实训人才培养基地等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业务合作”的长期关系。我院已初步形成了领导带头、教师参与,全院教工上下一心,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良好格局。学院在经费给予充分的保障,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划拨了专向经费,有力保证了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院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指定比较有经验的辅导员专人负责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针对我院第一届毕业研究生的情况,学院指定由专人负责研究生的就业工作,充分保证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人员队伍的完整和稳定。为了保证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为就业工作专门开通了长途电话,配备了传真机,学院网站开辟了就业信息专栏,及时为毕业生公布就业信息。同时,学院还建立了学生工作QQ群,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二、积极宣传,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学院认真落实国家和学校关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积极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自己合适的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去。学院在2006年10月初召开了就业动员大会,并请就业经验丰富的老师给毕业生讲解国家就业政策、户口档案等毕业生最关心的问题。学院专门开展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学院邀请了富有经验的领导和老师讲课,加强对毕业生的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方面的就业指导,特别是加大了对家庭困难、残疾、民族学生的就业扶持力度,对他们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推荐,帮助他们克服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和悲观情绪,保证他们顺利就业。全年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人均3次以上。一年来,学院坚持把思想教育、毕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与解决毕业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他们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回顾,满怀信心地走向社会,尽快完成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过渡,多种方式激发毕业生和母校之间的感情,倡导文明离校。
一年来,学院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开拓就业渠道,拓展就业空间,引导毕业生将视野投向祖国广阔的疆土,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一是学院积极收集用人单位信息,就业工作人员积极收集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高新区等西安的大型校园招聘会,将招聘会的时间和地点及时通知毕业生,鼓励毕业生主动走出去就业;二是认真配合学校动员、鼓励毕业生参加西部志愿者服务计划、援疆援藏等国家政策就业,及时收集和发布基层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对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与更多地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离校前遇到的各种困难;三是学院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邀请来我校开招聘会,联系的神舟数码(西安)有限公司一次选了14名优秀毕业生;四是学院收集中华英才网、西安高新招聘网等官方招聘网站,指导学生进行网上应聘。
学院就业工作人员能够按时参加校内外各种就业工作会议,积极配合学校的就业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就业工作任务。
三、全员努力,成效显著
学院积极利用学科优势开展网上就业信息发布、网上信息咨询等创新型工作。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网上发布求职信息,通过网上双选,部分毕业生成功地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 2007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268人,推免研究生28人,考取研究生14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1%。毕业研究生10人,初次就业率100%。
我院2007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研究生42名,其中本校24名,外校18名,分别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及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毕业硕士研究生9人参加工作,一人攻读博士学位。
整理日期:2007-08-17 10:09:33 访问次数: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