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社会实践】寻访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杨雨鑫 付青愉  来源:  发布日期:2022-09-02  浏览次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如是指出。

为了寻求总书记所言的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赴宝鸡传统文化调研实践队于2022年暑期前往宝鸡市的周家大院、社火博物馆和青铜器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分别从家族文化、泥塑、社火脸谱、青铜器等方面学习和考察古时社会生活、民间手工艺人的传承精神、手工艺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青铜器中记载的周秦历史。

在宝鸡市凤翔区的周家大院中,调研队跟随工作人员依次了解这座大院里传统内涵。门上的砖雕,婚房里的剪纸、刺绣,庭院中的拴马柱等,甚至整个周家大院的建筑本身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工作人员从砖雕文化、剪纸文化、刺绣文化等方面一一向同学们介绍。

调研学习的最后,工作人员表示,诗词歌赋、戏剧建筑乃至民风民俗都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就像在这仅存的一部分大院中,一砖一瓦的设计中都寄托着古人的智慧。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体会到古代建筑风格的深意以及周家的优良家风。

工作人员讲解砖雕文化

在六营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热情招待下,团队对泥塑有了初步的认识。始于周秦、兴于盛唐、盛于明清,可用以祈子、辟邪、纳福等。继承人耐心介绍彩绘泥塑的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其工序之繁琐,令人难以想象。正因如此,每一个泥塑都惟妙惟肖、色彩明艳、纹路细腻、富有民间乡俗的审美趣味。此外,实践队队员在继承人的指导下亲自尝试为泥塑勾线上色。于亲身体验中领悟泥塑之不易,民间文化之宝贵。

实践队队员体验泥塑彩绘

实践队队员与泥塑传承人合照

在宝鸡社火博物馆内,随着馆内薛老师的步伐,调研队一行人对社火脸谱的种类、绘制步骤都有了初步了解。老师告诉同学们,社火脸谱是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五官的部位和肤色,使得忠奸善恶各具特色。同时社火脸谱记载着周秦文化最辉煌的民俗过往,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渊源文明。此外我们还欣赏到了馆内西秦刺绣、剪纸、皮影戏、木版年画、木偶戏等。在体验马勺脸谱的绘制过程中,老师耐心讲解到:“依据五官部位的线条和肤色来突出表现人物内心本质和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比如,额头上绘制一只眼睛是灵官,专司纠察人们罪过之职...”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调研队更是懂得了脸谱创作之不易,需要超乎寻常的耐心,年复一年的练习以及泉涌般的灵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值得存留并展示给后人的作品。

薛老师讲解社火脸谱

实践队队员体验绘制马勺脸谱

实践队于社火博物馆合照

在青铜器博物馆中,实践团队分别从“青铜器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四个展厅以及“对镜贴花黄”、“明月照琼琚”、“陶语诉春秋”三个专题展览中观赏到了时代交替、烈火熔铸、历史洪流下的文化血脉。岁月失语,唯石能言。

实践队于青铜器博物馆合照

传承的意义在于传承之光常在,精神之火不熄。青年人在与时代同向同行的过程中,应该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要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运用信息工程学院的独有专业特色,使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编辑:白云鹏

终审:刘桂玲